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在线留言|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欢迎光临 M6米乐官网登录正版下载(CHINA)·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0519-82869996M6米乐官网登录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M6米乐官网登录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发布时间:2024-05-10 05:28:37 来源:米乐M6官网登录正版下载 作者:米乐M6网页版登录入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关部署,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我们编制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根据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成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关部署,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依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制定本规划。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品投入逐年增加,养殖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低、种养殖废弃物处理滞后,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据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长期监测结果显示,2007—2013年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增加,2013年以后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开始下降,总氮趋稳,但排放总量仍然较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一是畜禽水产养殖。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水产养殖过程中大量饵料、养殖用药的使用,造成集中养殖区域水环境污染。二是化肥。2015年,化肥使用量6022万吨,利用率仅为35.2%,尤其是果园和设施蔬菜化肥过量施用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农药。农药使用量近年来稳定在30万吨(有效成分)左右,农药利用率为36.6%。四是农作物秸秆。2015年,秸秆产生量10.4亿吨,综合利用率80.2%,未被利用的秸秆,随意丢弃或露天焚烧,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五是废旧地膜。2015年,农用地膜使用量145万吨,当季农膜回收率尚不足2/3,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能力不断加强。逐步建立健全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监测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状况,形成了常态化、动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二是节肥节药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规模,加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近16亿亩次,化肥使用量增幅仅为0.45%;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3.1%,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2.7%。三是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印发了《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科学划定禁养区,优化养殖布局。组织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升级,建设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386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试点25个,新增沼气生产能力4.87亿立方米,处理利用畜禽鲜粪等农业有机废弃物950万吨。自2006年以来,持续开展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目前已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17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218个。四是秸秆地膜综合利用成效明显。在河北等十省百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促进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因地制宜推广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等利用方式,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和基料化等农用比重达到66%,形成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在229个县开展地膜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新增地膜回收面积6000多万亩。五是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组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在全国20余省建成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600余处,示范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六是相关治理技术模式日趋成熟。依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围绕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排放、迁移、治理等开展系统研究,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污染防控技术模式。七是综合试点示范逐步推动。选择江苏太湖、云南洱海、安徽巢湖、湖北三峡库区等南方水网密集区的重点流域和重要水源地开展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带动流域尺度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地区存在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措施难以落到实处。二是系统性治理不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小范围、小规模、单项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多,支撑区域或流域层面的系统性、集成性示范工程少,单兵推进多、整体推进少。三是长效运行机制缺失。大多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后,由于在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难以长期发挥作用。

  近年来,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指明了方向。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不竭动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用技术不断积累,典型模式日趋成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十三五”是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关键期,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有效治理技术与模式的推广应用,明确防控和治理责任,拓宽投入渠道,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系统化、规模化治理,率先解决重要水源区和环境敏感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目标,选择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突出的重要水源区和环境敏感流域,以县为单位,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和布局,坚持源头控制与过程防治相结合、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恢复农田生态功能,探索高效治理模式,“多还旧账、不欠新账”,促进重点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可持续农业发展。

  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流域水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的突出问题,以地方政府为主体,以县为基本单元,以农业流域为核心示范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通过流域治理经验总结,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坚持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污染治理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关系,始终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放在农业生产的优先位置,以最少的化肥、农药、地膜、农业用水等资源消耗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坚持市场政府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污染治理中的引导作用,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方针,调动农民和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全方位、全过程推动污染治理。

  坚持监测督导有效结合。强化监测预警,加强督导检查,落实责任主体,推进工作落实,跟踪实施进度,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估,健全评价机制,推动工作督导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到2020年,建成一批重点流域和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与模式,为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示范区化肥、农药减量20%以上,村域混合污水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减少40%、30%和30%以上;全面普及厚度0.01毫米及以上的地膜,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依据《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在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海河流域、松花江、淮河、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巢湖、洱海等重点水源保护区和环境敏感流域选择一批重点典型农业小流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小流域要求具有明确的分水岭或汇水、排水边界,流域内农田规模不小于2万亩,粪污产生量不小于2万头生猪当量。

  在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山西、山东、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受农田残膜“白色污染”影响的重点省份,选择一批地膜覆盖大县进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试点示范。示范县要求地膜覆盖集中连片,使用面积不少于10万亩。

  根据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组成特征,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工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在示范区所在县全面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提高化肥利用率;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着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在重点流域建设农业废弃物田间处理池、农用化学品包装物田间收集池。在5°以上、25°以下坡耕地区域,建设生物拦截带、集水窖、导流渠(管)、灌溉管带等径流拦截与再利用设施;在5°以下平原水网区域,建设生态沟渠和多塘系统。综合考虑重点流域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及面源污水产排污特征,确定治理边界和重点区域,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区域面源污水导流工程和生态净化工程。

  ——坡耕地生物拦截带。针对坡耕地顺坡种植普遍、翻耕频繁造成的径流污染问题,依据坡度大小,沿等高线方向种植抗旱、耐瘠薄并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单一或复合植物条带,控制坡地地表径流、减少农田氮磷流失,能够逐步形成生物梯田,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农民收入。在缓坡耕地以种植单一种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带为主,在陡坡耕地以种植多年生灌木—多年生草本植物等复合植物条带为主。

  ——坡耕地径流集蓄与再利用设施。针对陡坡耕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严重区域,以利用现有沟、塘、窖等为主,新建为辅,因地制宜建设坡耕地径流集蓄与再利用工程。该工程以集水窖为核心,辅以导流渠(管)、引水渠、沉沙池、灌溉管带等相关配套设施,重点将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每年前三场暴雨径流或暴雨初期径流引入、贮存于集水窖,并在次年春天自流灌溉农田。坡耕地径流集蓄与再利用工程能够有效收集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养分和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平缓型农田氮磷净化设施。针对示范区现有沟渠分布散乱、结构不甚合理、底泥淤积严重、水生植物缺失所造成的生态功能退化问题,整理沟渠布局,规范设计沟渠结构,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每隔一定距离配置格栅和透水坝,延长水流滞留时间,在保证排水安全的同时,提升沟渠的生态功能,降低农田排水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

  ——农业废弃物田间处理利用工程。针对蔬菜残体、农作物秸秆、农用化学品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以及人畜粪便在田间无序堆置所造成的面源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重点开展人畜粪便、蔬菜残体和农作物秸秆就近堆肥处理,确保农业废弃物安全利用,降低污染物流失风险。主要建设农业废弃物田间处理池、农用化学品包装物田间收集池。

  ——区域面源污水导流工程。以解决区域性面源污水无序排放为目标,分类建设密集居住区的集中型和分散居住区的散户型面源污水收集设施,主要建设内容为收集管网和集中收集池。

  ——区域面源污水生态净化工程。在不占用耕地资源的前提下,整理、利用流域废弃池塘及低涝洼地,清挖底泥,建造浅滩、沟壑、深水等多样性塘底结构,形成多级串联的多塘净化系统,岸边种植垂柳等湿生树种,边坡搭配黑麦草、狗牙根等,浅、中、深水区优化配置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同时,选择适宜地点建设泵站,设置警示标志及安全护栏设施。

  在示范区所在县科学划定禁养区,根据县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以地定养,以养促种,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


M6米乐官网登录